捐赠故事丨卫中安先生:德润乡梓 豫商典范

2024/03/14 17:46 7398次浏览

捐赠人简介:

卫中安,中共党员,西南交大铁道工程专业,高级工程师,中国通号中安公司董事总经理、西南交大广州研究院董事长、洛阳新中安污水处理厂董事长;中国通信学会电磁兼容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郑州大学商学院兼职教授、广东省郑州大学校友会名誉会长、西南交大广东校友会会长。

2015年6月,在郑州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成立之初,卫中安先生率先向基金会捐赠100万元,设立“中安红棉奖学金”,成为基金会接受的首笔百万捐赠。该项目累计资助200名郑大学子,切实助力了学校的人才培养与创新发展工作。作为优秀豫商代表,卫中安先生在商界取得丰硕成果之后,选择了回馈乡梓、捐资助学,为家乡高等教育的发展增砖添瓦,彰显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结缘郑大 广施善行

在谈到向郑州大学捐款并设立中安红棉奖学金的原因时,卫中安先生表示,作为一名家在郑州大学老校区一路之隔的河南人,自己对郑州大学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在广州期间,他看到耿庆山、张蓉博士等郑大校友在广州医学界人士,在为社会各界特别是豫籍老乡看病就医方面不辞艰辛提供的无私帮助和奉献,也被众多郑大学子为河南人争光添彩的事迹所感动。颇有“他乡遇故知”的感觉,令他有极大地感触和激发,从而决定在郑州大学设立“中安红棉奖学金”,以此助力培养更多更优的郑大学子学成服务贡献社会。

卫中安先生说,虽然不是郑州大学的学生,但身为河南人,理应为自己家乡的最高学府做点贡献,为众多优秀的河南年轻人送去温暖。在2018年度“中安红棉奖学金”发放仪式上,他寄语获奖同学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牢记郑州大学校训,潜心学习,服务社会,为郑大争光,为中原添彩!

栉风沐雨 饱经世故

70年代初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当时只有十几岁的卫中安决定积极响应这一号召。他背着家人报名加入了知青上山下乡的队伍,开始了插队生活。

1975年,他结束插队生活,进入铁道部洛阳电务技术学校学习。1977年毕业后,顺利地被分配到在中国高铁建设主力军中国通号和中铁电气化局的前身——铁道部电气化局工作。工作数年后,带着生产实践活动中需解决的问题,卫中安来到被誉为“铁路工程师摇篮”的西南交大铁道工程专业学习深造。毕业后,得益于坚实的专业基础和努力工作,在组织的精心培育下,从工程师一路做到总经理。

然而,卫中安并不满足于此,在铁路系统工作经历了20年的时候,在1977年7月7日对自己的人生发起一了次全新的挑战,毅然决定辞去公职下海经商,创建了郑州铁路中安工程实业有限公司。事业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公司成立之初,便遭遇滑铁卢,由于对市场经济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借款投入的项目严重亏损,几乎压垮这个初创企业。面对困境,卫中安先生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决定发挥技术优势,重操旧业。他移师广州,在铁路四电工程中创立了中安企业的品牌。二十年来,先后创建了“中安工程”“中安科技”“新中安水务”“广州交大研发”等公司机构,并在国际工程咨询和新药研发等领域投资发展。2014年,他和大型央企高铁领跑的控制者中国通号合资,创建了国家首批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国通号中安公司”,从此进军高铁第一团队,又于2017年在广州建立了西南交大广州研究院,引领创新国家高铁及轨道交通事业的发展。

回馈乡梓 情系中原

在谈到社会责任感时,卫中安说:“企业的发展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扶持,得益于众多机构和团体的支持,也得益于我们团队精神的发挥。企业要返璞归真,要有感恩之心,也要践行企业应尽的责任。如果国家和社会遇到困难,我们勒紧裤腰带,也要把仅有的能力奉献出来。”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作为优秀豫商代表,卫中安有着强烈的乡土情怀。这些年来,他以实际行动支持着家乡的建设。除在郑州大学设立“中安红棉奖学金”之外,他在母校西南交大也设立了“中安红棉奖学金”和“中安电气化奖学金”。卫中安创业成功不忘报效家乡,勇于社会担当,积极实施了一系列扶危济困的举措,关爱弱势群体,自掏腰包给家乡资助建设聋哑学校;为使家乡的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美,在2005年投资六千万元率先在河南省建造了第一个(日处理3万吨)县级污水处理厂…

回顾个人经历,卫中安感慨道:“两年的插队生活让我知道了农民的淳朴善良和粮食的来之不易,但更重要的是磨炼了意志,增强了斗志,锻炼和提高了自己。这段经历也让我懂得,任何事情都要通过艰辛的努力才会收获成果。”正如余华所言,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作为新豫商的代表,卫中安先生在身体力行地继承豫商自古以来的独立精神和家国情怀。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功成名就之后,反哺故乡,勇于担当社会责任,这样的人生,岁月根本就困不住,也应该是他们那一辈无怨无悔的人生吧。



微信图片_20240314174409.jpg

微信图片_20240314174404.jpg

微信图片_20240314174356.jpg